中国伤残医学

  • 离体兔心心肌保护的实验方法

    方福珍,王伟宪,王晓莉

    本实验应用循环式非搏动灌注装置连接的离体兔心模型。观察了心肌在低温下缺血期间和再灌注期间心肌酶的变化及应用血液灌注液对心肌保护的效果,实验分二组,A组应用临床使用的心脏停搏液,B组在上述停搏液中加入1:1血流,心脏均在20℃下缺血2小时后,应用37℃稀释的自体氧合血液再灌注60分钟。本实验用MultistatⅢ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中LDH,CPK和SGOT的活性,并且对心肌含水量,冠状血管阻力和灌脉血流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缺血前AB两组血浆中LDH、CPK和SGOT无明显差别(P>0.05)。随着缺血后再灌注时间延长。AB两组血浆中酶均不断上升,说明发生心肌再灌注损伤。但两组相比,B组心肌所释放的LDH,CPK和SGOT较A组低;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冠状血流量增大。说明血液灌注液比晶体液的保护效果明显。可能是血液在心肌缺血状态提供氧基质,保证细胞代谢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减轻心肌细胞的结构损伤和功能恢复。

    1999年02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自体角膜移植

    朱志忠,邱培瑾

    目的:为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高危病例寻找一种安全显效的术式。方法:同侧自转性或植片取自对侧盲眼的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结果:17种自体移植中,16例获得增视和美容双重疗效,成功率达94.1%。对自体角膜移植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技巧、优点和不足作了简要讨论。结论:自体角膜移植术不存在移植排斥风险,只要设计合理、技巧娴熟,是移植排斥高风险病例寻求康复的切实可行治疗措施。

    1999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巩膜隧道小切口不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汤欣,南莉,孙慧敏,季健,袁佳琴

    目的:评价6mm巩膜小切口不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疗效。方法:对91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并植 入光学部分为6mm的PMMA人工晶体,外切口位于角膜缘后1.0mm,内切口位于角膜缘内2.0mm的透明角膜处。结果: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9±0.29D,1.19±0.58D,1.08±0.48D,1.06±0.56D,1.07±0.63D。术后1周内裸眼视力达到或高于0.5者占93.0%。结论:6mm巩膜小切口不缝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后角膜散光小,早期裸眼视力好且稳定。可植入PMMA人工晶体,降低手术费用。

    1999年02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分析

    朱启仲,郑历,孙怡,叶明霞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Schwind Keratom F准分子激光机对1995眼不同程度近视(-0.75~-20.00D)行PRK治疗。按屈光度分三组:组Ⅰ≤-6.00D,873眼:组Ⅱ-6.25D~-10.00D,774眼;组Ⅲ>-10.00D,348眼。术后随访12个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Ⅰ、Ⅱ、Ⅲ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98.6%,94.2%和60.4%;≥1.0者分别为85.5%,71.3%和25.9%;屈光度在±1.000以内分别为90.5%,68.8%和29.3%。角膜雾状混浊(Haze)≥2级者分别为0.8%,11.5%和13.7%。结论:PRK治疗近视对中低度疗效较好,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由于术后Haze和屈光度回退发生率增高,疗效受到明显影响,有待进—步完善手术方法和术后用药等问题。

    1999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玻璃体切割术后自行闭锁创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卢山,何向东,何伟,孙永欣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新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自行新生锁隧道式小切口,无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使用特制的缝合针线,在前房内Healon的辅助下,将人工晶体植入在睫状沟内。结果:此术式维持眼压较恒定。手术时间短,术中无意外出现,术后无明显合并症,反应轻微。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自行闭镇创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具有可操作牲的手术。

    1999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湘西地区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调查

    陈季生

    目的:为了了解湘西地区,特别是土家族苗族学龄前儿童斜视弱视患病情况而进行了这一调查。方法:按照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类。对受检儿童逐项检查。结果:湘西学龄前儿童受检3159人,检出弱视210人,患病率为6.65%;检出斜视66人,患病率2.09%。男、女性患病率比较,弱视有显著性差异(P<0.05),斜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土家族学龄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25%、1.19%;苗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35%、2.74%;汉族弱视、斜视患病率分别为6.96%、2.78%。从屈光状态分析来看,97%的弱视儿童应配戴眼镜治疗。结论:本文为湘西地区及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斜视、弱视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资料。

    1999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16例报告

    张大勤,赵牧,周莅斌,冯春阳

    本文报告对无法按常规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无晶休眠、采用经睫状沟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16例,术后2周左右的视力为0.8~1.2的5眼(29.41%)。0.3~0.6的9眼(52.94%),0.1~0.2的3眼(17.05%)。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炎性反应,用激素治愈,无感染。该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增视方法,在后房内稳定性和不发生后发障两方面优于Ⅰ期植入,固定缝(?)的针线由眼内向巩膜外穿出可避免玻璃体视区积血、处理好瞳孔附近的成形玻璃体或机化组织,两端(?)上固定位置对称可防止晶体光学部的倾斜,巩膜上穿刺点准确对称、两端固定线结扎松紧一致,无虹蟆后粘连等是保持晶体位置不偏移的条件,外伤性脱位晶体取出后,让玻璃体相对稳定后再Ⅱ期植入,缝(?)固定可避免玻璃体存积附着在人工晶体的前表面,使视力免受其影响。

    1999年0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

    陈立梅

    本文报道9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其中男616例,女370例,平均年龄44岁。立即手术者455例。临床观察中发现颅内血肿或脑疝而进行手术者340例。21例术后1~3天内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而再次手术。文章就临床观察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指出临床观察的主要指标为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对烦躁不安者应进行动态分析,并强调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时发现术后的迟发性颅内血肿。最后提出了定期CT随访的价值。

    1999年02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外固定在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张功林,葛宝丰,荆浩,张军华,王清

    本文总结了3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应用外固定治疗的病例,其中,22例伴有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的面积4cm×4cm~8cm×24cm,4例采用游离植皮修复,18例行皮瓣或肌瓣修复。术后,2例皮瓣远端尖部发生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修复,其余病例均取得成功,获得满意的效果。平均随访2.5年,骨折愈合牢固,供区未见明显功能障碍,受区外形较好,肢体功能恢复较满意。

    1999年02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胫骨外侧钢板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吕书军,周广监

    目的:推荐使用胫骨外侧钢板。方法:将107例Ⅰ°、Ⅱ°开放性胫骨骨折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胫骨外侧钢板和普通加压钢板治疗,随诊1年~2.5年,比较两组术后功能和感染发生率。结果:发现两组功能评价无显著差异,但胫骨外侧钢板组感染发生率及骨髓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普通加压钢板组(P<0.05)。结论:胫骨外侧钢板能明显降低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感染率和骨髓炎发生率,值得推荐。

    1999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叶斌,孙宏伟,苗华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1999年02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急诊超声诊断胃肠损伤和穿孔的临床价值

    薛建设,王敦德,陈晓宇,林国昌

    目的:回顾经手术证实的27例胃肠损伤和穿孔病例,探讨超声在胃肠损伤和穿孔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对27例胃肠损伤和消化道溃疡穿孔病例进行急诊检查。结果:急诊超声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者23例(85.2%)。4种声像表现中心腹腔积液(88.9%)和游离气体征(85.2%)最为常见。结论:腹腔游离气体征是超声诊断胃肠破裂和穿孔的可靠依据。

    1999年02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睾丸挫裂伤(附16例报告)

    温海涛,钟爱武

    为提高对睾丸挫裂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对16例睾丸(?)进行分析,B超和MRI诊断率分别为85.7%、100%,12例进行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者中1例睾丸切除。(?)无睾丸萎缩。4例保守治疗者。1例因睾丸胀肿而行睾丸切除,1例睾丸萎缩,1例对(?)睾丸萎缩。B超可作为睾丸挫裂伤首选的检查方法。开放性睾丸挫裂伤应尽早手术,闭合性睾丸挫裂如有睾丸肿胀明显、有睾丸白膜下积血、睾丸破裂、外伤后(?)膜腔积血而原因不明或原来附睾(?)节者应在72小时内手术探查。

    1999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足背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手背皮肤及肌腱缺损

    颜玲,高建华,罗锦辉,李建秋

    目的:为一期修复手背皮肤和伸指肌腱,尽快恢复手的功能。方法:采用吻合血管带伸趾肌腱足背复合皮瓣修复6例。其中带3根肌腱1例,2根肌腱3例,1根肌腱2例,均切取Ⅲ、Ⅳ区伸趾长肌腱。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5个月~1年半,除1例环指、1例中指伸指不全,经二次手术,缩短肌腱后恢复满意外,其余均一期恢复。结论:该方法具有一期同时修复软组织和肌腱缺损,疗程短;保留肌腱的血供,愈合快、粘连少,手功能恢复快,外形满意等特点。本文对肌腱选择、缝合固定张力及手术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1999年02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中老年人群糖尿病与高血压相关性的调查

    吴秀萍,韩利民,郜旭

    本文对黑龙江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在糖尿病人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增高。此外,在高血压病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较正常血压组为高。由此可进一步推论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互为危险因素。通过调查资料分析,探讨糖尿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其机制。

    1999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6 ]
  • 组织纤维连接蛋白在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黄晓春,李泽兵,楼惠军,孙玉春

    目的:探讨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钝击伤模型,分别于伤后8小时、24小时、72小时、7天和12天进行一般观察、组织切片,FN免疫组化观察。结果:组织FN在创伤后迅速增加,于伤后72小时达高峰,于第7天开始消退,其中FN阳性区主要分布于变性、坏死区域和小血管周围。72小时后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细胞FN阳性,但阳性程度不如前者。结论:修复过程中组织FN主要来源于血浆FN的沉积,而后期则有一部分来自成纤维细胞的合成。

    1999年02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5 ]
  • 胫骨上端骨折并腘动脉损伤18例报告

    李强一

    <正> 自1989年~1997年我院收治胫骨上端骨折176例,合并腘动脉损伤18例,占10.23%。16例治愈,2例截肢,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共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6岁~55岁,平均39岁。左侧7例,右侧11例。受伤原因: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压砸伤10例,爆震伤1例。闭合性损伤13例,开放性损伤5例。骨折类型:粉碎骨折11例,斜形骨折7例。腘动动脉损伤部

    1999年02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9 ]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附28例报告)

    赵鸣,宋文生

    <正> 有移位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通常是由较大暴力所致,它属于难复性关节内骨折,往往遗留如关节粘连僵硬甚至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后遗症,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日益赞成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作解剖复位和内固定,强调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自1990年~1996年我们通过手术治疗这类骨折共28例,并进行了随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999年02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钢丝环扎加“8”字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2例体会

    周章彦,周茂垣

    <正> 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的发展,严重的髌骨骨折发生率也日渐增多。我院从1995年3月~1997年2月应用钢丝环扎加“8”字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共22例,取得优良效果。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全组共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0岁~78岁,平均44岁。多为直接暴力所伤。骨折类型:开放性2例,闭合性20例。髌骨粉碎骨折13例,骨折块最多达9块。

    1999年02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用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报告)

    梁梗楠,龚亮,张飞,陀瑞权

    <正> 髌骨位于膝前皮下,是伸膝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骨折后对膝关节功能影响极大,其骨折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其优缺点。我院自1992年~1996年用改良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4例。年龄20岁~63岁,平均年龄43岁。右侧15例,左侧21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33例,

    1999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5 ]
  • 椎弓根内固定定位失误原因探讨(附46例报告)

    田晓华

    <正> 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是近年来脊柱外科迅速发展并逐步得到普及的一种新技术。现已广泛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脊柱滑脱等,取得良好效果。但术中定位错误或螺丝钉位置不当亦常有发生。作者于1990年至1995年采用Dick和Steffee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46例,计184枚螺钉,术中发生脊柱节段定位错误4例,椎弓根定位失误26枚钉。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报告如下。

    1999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下位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诊治体会

    汪国平,何向阳,陈进,吴明义

    <正> 由于下位颈椎特殊的解剖生理功能,当头颈部遭受屈曲、伸展、旋转、分离和压缩等外力打击时,易发生下位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导致不全或完全截瘫。本文对我院1995年~1998年经治7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参阅有关资料,述说我们的诊治体会。

    1999年02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骶管注药治疗下腰部腰椎间盘突出症128例体会

    刘春亮,王建堂,吴怀英

    <正> 我院自1996年1月至1998年8月,采用骶管注药治疗下腰部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138例;男86例,女52例:年龄25岁~69岁,平均46岁:病程15天~16年,平均1年3个月。全部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并经CT检查确诊。其中L_(4,5)突出

    1999年02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后囊膜破损的Ⅰ期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任百超,权彦龙,王建明,张雅莉

    <正> 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普及开展的今天,尽管术者技巧不断完善和熟练,但在Ⅰ期植入术中失败的病例依然难免。其主要原因是术中后囊膜破损,玻璃体溢出。自1992年以来作者采用剪切,空气泡压迫,扇形推拨处理玻璃体,同时Ⅰ期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体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999年02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3 ]
  • 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连续撕囊方法

    陈晶

    为了提高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质量,本文介绍一种适合于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的撕囊方法。本文报告一组在充分散瞳后瞳孔直径仍≤4mm的病例,共26只眼实行瞳孔区三角形前囊瓣的连续撕囊方法,其中22只眼(84.6%)获得成功,4只眼失败。撕囊成功的病例中,20只眼(90.9%)人工晶体两(?)均在囊袋内,2只眼为睫状沟固定,术中未发生并发症。作者认为上述方法既保留了连续撕囊的优点,又解决了小瞳孔下撕囊的某些特殊问题。可使术者在参照物的指示下,安全迅速地清除残留皮质,及直观、准确地将晶体植入囊袋内。

    1999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无缝线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吴生泉,徐春丽,金树林,李林,谢玲,曹芄

    目的:研究无缝线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对582例白内障施行无缝线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351例(60.3%),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422例(72.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和虹膜损伤,术后为角膜内皮混浊。结论:该手术安全可靠,具有推广的价值。

    1999年02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静滴甘露醇治疗青光眼引起急性肾衰死亡的经验教训

    林国才,陈潮汉,邱品生

    <正> 甘露醇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青光眼,特别是急性充血性青光更常应用,我们在临床运用中遇到3例青光眼患者因使用甘露醇引起急性肾衰死亡病例,教训深刻,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例1:邱某,女,70岁,因左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入院检查心肺正常,尿液分析肾功能正常,给予20%甘露醇250ml,2次/日静滴,口服醋氮酰胺0.25 3次/日,局部用缩

    1999年02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外伤性脾破裂108例治疗分析

    杨以连,夏春碱,李家福

    <正> 脾脏为腹腔内最大实质性脏器之一,较脆弱,在外力作用下易受损伤,由于脾脏是含血器官,损伤后的出血往往危及病者的生命。现将我院救治的108例外伤性脾破裂作一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 本组男87例,女21例,年龄3岁~64岁,平均28.5岁。均系腹部闭合伤,手术证实为真性脾破裂9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47例,占43.5%、坠落伤28例,占25.9%、斗殴

    1999年02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外科治疗顽固性自发性气胸9例

    王瑞华,胡景元,李少峰

    <正> 自发性气胸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但对反复多次发作,或经内科保守治疗气胸仍持续存在者,往往需外科手术处理。我院胸外科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这种顽固性自发性气胸9例,经开胸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股资料:本组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21岁~58岁,平均34岁,气胸发生于左

    1999年02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9 ]
  • 窥镜下尿道内切开加气化术治疗尿道狭窄

    綦海燕,姜焕礼,周晓飞

    为提高尿道狭窄、闭锁的治疗效果,采用内窥镜对11例尿道狭窄、闭锁的病人行尿道内切开加气化术,结果显示,11例病人均手术成功,术后排尿通畅,可顺利运行F_(20)号以上尿道扩张器,随访3个月~18个月,除2例需不定期尿道扩张外,余9例均无明显排尿困难。我们认为,尿道内切开加气化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病人恢复快,是一种治疗尿道狭窄、闭锁的有效方法。

    1999年02期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李初晓,杨进民

    1991年~1997年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102例,疗效满意。对BPH合并症及术中出血的处理,造瘘管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1999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血电解质及肾功能分析

    山浩明

    <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是新生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及时了解其内环境变化,指导临床对其合理的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并能减少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本组检测40例HIE患儿血钠、钾、氯、钙、镁、尿素氮、肌酐,并进行分析。

    1999年02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在脑硬塞后肌痉挛病人上支的应用和分析

    黄同伟,李青云,王亚君

    <正> 本文研究脑梗塞后痉挛病人前臂H-反射恢复曲线和H-反射的交互抑制,目的是确定临床参数对这两种试验的电生理学表现及临床预后的判定。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对H-反射恢复曲线的研究,以83例脑梗塞后痉挛病人为研究组,年龄30岁~78岁:35名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年龄28

    1999年02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 心电图DOⅡ-Bilger指数对慢性肺心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张玲

    <正> 心电图为诊断慢性肺心病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肺气肿的影响,心电图不能及时反映出肺心病早期轻度右心室肥厚性改变,使心电图检查与尸检的符合率不高。故本文对100例肺心病患者心电图资料分析,以探讨DOⅡ-Bilger指数对早期肺心病的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肺气肿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42岁~17岁,平均58.4岁。经

    1999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肺心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64例临床分析

    罗晶

    <正>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激化了病情,增加了病死率。为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MOF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将我院自1985年至1997年共收治的203例肺心病,其中并发MOF 64例,分析如下。

    1999年02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介绍一种硬脊膜外腔留置导管注药治疗顽固性神经痛的体会(附3例报告)

    曲松滨,王晓风,曲仁海,赵继红

    <正> 对神经损害后发生的顽固性神经痛,以往只采用肌肉或口服药物治疗,止痛效果差,且副作用大,我们对3例顽固性神经痛病人采用了硬膜外腔给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给药方法:于疼痛区相对应的脊髓硬膜外腔留置硬膜外导管,经导管注药。药物组成: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_1 100mg、维生素B_6 100mg、维生素B_(12) 500μg、0.5%布比卡因5ml,每日2次,此外每6小时或按需注

    1999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腹膜透析抢救1例新生儿急性肾衰的体会

    杨芳

    <正> 新生儿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这可能与新生儿心肺脑功能不完善,对内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有直接关系。国内有关腹透抢救此类病例的文献报道也不多。我科大胆采用间歇性腹透小剂量多次灌注疗法抢救1例出生15天即发生急性肾衰并伴有严重水电失衡、酸中毒的新生儿,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999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经口腔取第一颈椎部位金属异物1例报告

    于占革,关国发,于景源,张中艳

    <正> 患者,刘某,男,23岁,1996年4月右面颊部被火药枪打伤。立即去本医院就诊,照X线片,发现第一颈椎椎体右下有一金属异物,便将子弹入口处伤口扩大(在右下颌关节稍前方)取此异物,闭合创口,经治疗2个月后来我院就诊,以颈椎部金属异物收入院。患者主诉:2个月前被火药枪打伤,吞咽时咽部不适。查体:一般状态佳。右下颌关节前方可见2cm~3cm、右下颌角见10cm弧形手术疤痕。神经系统无异常,各项常规检验均正常。颈椎正侧位像:CI前弓稍偏右,可见1.0cm

    1999年02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