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伤残医学

论著

  • 颈椎侧块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银保;汤逊;王奉雷;尚宪平;王小岗;

    目的:探讨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及各种颈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5月~2009年7月,应用颈椎侧块螺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及各种颈椎疾病16例,结果:16例均获成功。随访7~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发现内固定松动脱落,10例病人获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无丢失,无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术能够保证植骨融合,维持颈椎稳定,具有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是颈后路固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2010年05期 v.18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时骨水泥填充效果及弥散方式的比较研究

    王尔天;易伟宏;黄曹;王敏;胡广询;陈远武;王锡三;刘赫;罗万荣;何聪;

    目的:对9例同时行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进行分析,观察骨水泥填充效果及弥散方式。方法:总结我院2004~2008年同时行PVP与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9例,观察术后X光片、CT结果,比较骨水泥的填充效果和弥散方式。结果:影像学结果显示,PVP与PKP在骨水泥填充效果及弥散方式上存在差异。PVP骨水泥填充以小腔隙填充为主,弥散方式为均匀弥散;PKP骨水泥填充以大空腔填充为主,弥散方式为非均匀弥散。结论: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时骨水泥填充效果及弥散方式明显不同,对单侧PKP手术骨水泥注射不足病例,可行对侧单纯PVP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2010年05期 v.18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4 ]
  • 游泳运动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间纤维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鑫;徐运;林粼;陈正东;朱永泽;

    目的:探讨游泳运动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中间纤维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为运动对血管的生理和病理变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方法:SD大鼠进行8周不同强度的耐力游泳训练(EST),并在运动后,取胸主动脉平滑肌分别进行石蜡切片样本处理和常规透射电镜样本处理,石蜡切片分别进行结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观察比较各组结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分布,计算其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的改变,电镜观察肌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8周耐力训练后,小强度组(LIT)的结蛋白、波形蛋白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中强度组(MIT)的结蛋白和波形蛋白明显增加,且超微结构也产生适应性改变;大强度组(HIT)的结蛋白和波形蛋白显著减少,同时超微结构可见损伤性改变。结论:不同强度的耐力游泳运动对大鼠平滑肌肌细胞中间纤维和超微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2010年05期 v.1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三七总皂甙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的影响

    刘东宁;刘广明;易伟宏;王锡三;王尔天;王敏;黄曹;刘赫;李学东;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三七总皂甙(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PNS)的干预作用。方法:在36只雄性SD大鼠左桡骨形成骨折模型,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和PNS组,予以PNS100mg/kg/d腹腔内注射,对照组予以等量盐水。在骨折后7,14,21天X线观察骨折愈合及骨痂形成情况;HE染色了解骨痂形成情况;RT-PCR方法检测骨痂组织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X线显示PNS组骨痂形成明显加快,HE染色显示骨折断端成骨细胞数目及骨痂增多;对照组HIF-1αmRNA7天表达较低、14天达峰值、21天下降;PNS组7天、14天时点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21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NS可上调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HIF-1α的表达,改善骨折部位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

    2010年05期 v.1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及处理对策

    朱俊昭;王福贵;邹扬道;张执;娄颜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9年4月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获得随访者共96例,股骨颈骨折49例,头缺血坏死3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4年,发生并发症27例,其中疼痛6例,假体脱位3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例,股骨骨折4例,假体松动4例,髋臼磨损3例;双下肢不等长5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与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合理选择人工假体,术中严格操作,术后加强护理,可降低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0年05期 v.18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7 ]
  • 50例复杂腕掌侧切割伤早期微创治疗的临床分析

    金绍林;周云;佘迪;王辉;路友群;

    目的:探讨复杂腕掌侧切割伤早期微创修复方法。方法:2002年2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复杂腕掌侧切割伤50例,对其早期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患者副损伤程度轻,手术修复效果确切,远期预后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腕掌侧损伤的所有组织进行早期修复,是手指功能得以顺利恢复的保证。

    2010年05期 v.18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手部屈肌腱损伤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方法的探讨

    王春艳;孔玲娟;丁学珍;沈艳;韩会冰;

    目的:探讨手部屈肌腱损伤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缝合肌腱再次断裂的机率。方法:对照组(40例)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不随时间延长增加次数与强度。结果:观察组缝合肌腱断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肌腱损伤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不增加或适当减少锻炼次数与强度,在保证患手功能优良率的同时,可降低缝合肌腱再次断裂的机率。

    2010年05期 v.18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唐迎九;汪雷;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11月收治的15例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创面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2010年05期 v.18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 ]
  • 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厉运收;徐涛;

    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2009年8月应用小切口手指指引下复位,经皮置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62例。小切口间接复位后,在胫骨内侧骨折两端建立皮下隧道,钢板经此隧道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外,少数螺钉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5分钟,55~150分钟,无明显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9.5天,6~15天,所有病例伤口均1期愈合,随访2~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钢板固定可靠,未见断裂与松动。结论:采用经手指引导、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复位确实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有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2010年05期 v.18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研究

    李沂红;刘秋霞;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手术患者,依据知情和自愿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对照组按传统镇痛方法。采用术后疼痛评分方法对2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术后行睡眠满意度及镇痛满意度调查及不良反应观察。结论:规范化术后疼痛管理用于骨外科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2010年05期 v.18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6 ]
  •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疗效观察

    陈国强;宋宇;陈晨;张自刚;刘洪涛;唐秀泉;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早期后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伤后3~5天行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会师术,术后留置尿管4周,通过随访3、6、12个月,评估其长期效果。结果:本组22例患者置管均成功,手术时间20±7.5分钟,出血2~20ml,随访3个月~12个月,其中18例正常排尿,最大尿流率15.6±2.4ml/s(12~18ml/s),尿道狭窄4例,通过尿道扩张治愈,勃起功能障碍1例。结论:在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的早期治疗中,输尿管镜引导下尿道会师牵引术是一种微刨、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2010年05期 v.18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 ]
  • 肥胖患者白脂肪组织分泌因子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的研究

    王薇;赵广平;李海燕;

    目的:探讨肥胖伴随动脉硬化发生与血清脂肪因子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肥胖伴随动脉硬化患者103例,正常血清55例,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样本的脂联素、抵抗素、瘦素和内脏脂肪素的浓度,以单链构象多态性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查了2组病人间4种脂肪因子的基因多态性差异。结果:肥胖伞随动脉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抵抗素和内脏脂肪素浓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瘦素浓度无差异。同时肥胖伴随动脉硬化组患者的瘦素基因较之对照组有4个碱基的差异。结论:脂肪因子有可能做为肥胖引起的动脉硬化的治疗依据和预测指标。

    2010年05期 v.18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子宫肌瘤198例临床研究

    李金凤;杜霞;雷丽霞;李兰敏;丁立凤;孟红;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简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8例年龄在29~59岁的子宫肌瘤患者,利用HI-FU在人体内部的可聚焦特性,使用HIFUNIT9000聚焦肿瘤消融机脉冲式发射1MHz高能量聚焦超声波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198例子宫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HIFU治疗后1~12个月,复查总有效率为95.96%。仅8例肌瘤无明显缩小。结论:HIF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治疗过程中不麻醉,痛苦小,治疗后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2010年05期 v.1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 ]
  • 三叉神经痛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的特点研究

    马玲;岳剑宁;何明伟;郭玉娜;倪家骧;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经微创手术治疗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特点,评估微创手术干预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变化,预示抑郁焦虑情绪异常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97例,ASAI-Ⅱ级,年龄15~80岁,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术前的一般情况包括社会学资料和抑郁焦虑情绪进行调查。情绪量表选择应用BDI,BAI量表。手术方式选择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电生理监控下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术后7天、术后3个月、6个月通过电话进行随访。结果:完成随访的病例数176例,术前、术后7天,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术前的抑郁与焦虑评分与术后各组间比较均有差异,术后各组间的抑郁评分没有明显改变,术后7天和3个月的焦虑分值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异常的发生与疼痛密切相关,疼痛消失后抑郁的阳性分值明显下降,在术后7天即恢复正常水平。焦虑阳性的分值也明显下降,但是下降的时间直到术后3个月才降至正常水平。提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微创干预手术后的具有焦虑异常的患者干预更应当延至术后。

    2010年05期 v.18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1 ]
  • 康复治疗对不同阶段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高晓艳;杨青兰;陈钢;王代誉;周萍萍;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并观察早期康复组与延迟康复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选取最佳康复时间窗。方法:选取颈内动脉系统的脑卒中患者并有神经功能缺失者90例,依据患者发病到开始康复治疗时间划分为早期康复组(<14天)、延迟康复早期组(15天~3个月)、延迟康复晚期组(>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上田敏评定及改良巴氏指数(MBI)对患者进行初次和再次评分。结果:(1)3组内患者治疗前后各评价均有差异,P<0.01;(2)3组间治疗前后下肢情况比较:早期康复组优于延迟康复早期组,P<0.01,延迟康复早期组优于延迟康复晚期组,P<0.01;(3)3组间治疗前后上肢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可促进患者功能的全面恢复:(2)早期康复组优于延迟康复早期组、延迟康复早期组优于延迟康复晚期组;(3)本次研究提示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较慢,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4)发病14天以内进行康复治疗为最佳康复时间窗。

    2010年05期 v.18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 标准化A/B超在海绵血管瘤和神经鞘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崔国栋;沈冬玲;侯占全;王兴民;王秀娟;

    目的:观察视网膜內界膜(ILM)剥离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以及对眼压的影响。探讨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割及ILM剥离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V期)引起的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眼)。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眼。观察组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应用TA标记残留玻璃体后皮质、机化膜及ILM,剥离后极部ILM;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应用TA标记玻璃体后皮质及机化膜。观察:2组术前视力与术后(4个月)视力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视力的变化;2组术前、术后2周内、术后4个月眼压的变化,以及2组之间眼压的对照;术后4个月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及两组之间黄斑中心凹OCT值对照。结果:(1)视力:观察组术后4个月时视力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视力与术前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眼中有25眼(84.6%)视力有提高,对照组30眼中有17眼(56.7%)有提高,2组之间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黄斑中心凹OCT值:观察组术后4个月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黄斑中心凹OCT值与术前对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眼中黄斑水肿消退28眼,有效率92.3%,对照组30眼中有20眼明显消退,有效率66.7%,2组之间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眼压:观察组术后14天内眼压与术前眼相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时眼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14天内眼压与术前对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个月眼压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4天内,观察组有8例眼压超过21mmHg,对照组有7例眼压超过21mmHg,2组之间对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对黄斑水肿有效,ILM剥离能明显提高手术疗效;TA的标记作用使玻璃体切割及ILM剥离更加安全确切。

    2010年05期 v.18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 贝那普利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

    赵石磊;解汝娟;王林华;许钟镐;王德润;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生化和肾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DN模型组(DN)、DN+贝那普利组(ACEI)和DN+ATRA组(ATRA)。ACEI组给予贝那普利灌胃,ARTA组给予ATRA灌胃,NC和DN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4周后观察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DN组、ACEI组和ATRA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DN组、ACEI组和ATRA组大鼠血糖较NC显著升高(P<0.01),DN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及尿UAlb/UCr均显著高于DM组,ACEI组和ATRA组较DN组则明显下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CEI组和ATRA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肾脏病理显示DN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肥大,系膜基质轻度增生,基底膜略增厚,ACEI组和ATRA组上述改变较DN组为轻,肾小球体积有所缩小,系膜基质增生不明显,而ACEI组和ATRA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贝那普利和ATR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均有治疗作用,为DN的早期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但二者之间的比较暂无明显差异。

    2010年05期 v.18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急性骨髓型放射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及治疗

    胡龙虎;崔哲;韩雪英;李晓霞;王艳;周晋;姜丽波;

    目的:探讨急性骨髓型放射病(ARS)合并周围神经(PN)损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观察ARS病人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的电生理变化和大鼠ARS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照射后ARS病人PN传导速度轻度减低,经维生素B族治疗后,PN传导速度明显改善;(2)大鼠ARS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病理变化为:滋养血管轻度扩张、充血,神经髓鞘轻度肿胀和轻度板层分离、部分脱髓鞘,神经元Nissl小体部分溶解、线粒体絮状变性;上述病理为轻度变化,照射后3天最明显,14天有所恢复,30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ARS合并周围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轻微,经维生素B族治疗后,其PN传导速度明显改善。

    2010年05期 v.18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 ]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的相关研究

    赵立卓;郑万斌;那世敬;孙佳滨;郭吉伟;邓丽华;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常规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数据测定及计算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及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在AASI高水平组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除与HDL-C呈负相关(r=-0.190)外,与TG、TC、LDL-C及AIP均呈正相关,与AIP相关系数最高(r=0.492p<0.01)。结论:AIP与AASI、IMT一样可以作为测定血管早期改变及临床血管病变的方法,判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预后,为早期和方便的检出心血管高危患者提供客观指标,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临床防治;为临床对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早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供了依据,AASI、AIP作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指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2010年05期 v.18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9 ]
  • 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王锐成;孙宏刚;杨波;刘刚;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疗强迫症时所产生的成本-效果。方法:对86例患有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组42例,氯米帕明组44例,分别使用氟伏沙明、氯米帕明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结果:2种治疗方案的显效成本-效果比分别是9.54%、7.62%,氟伏沙明方案增长的成本-效果比低于氯米帕明治疗方案,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氟伏沙明是一种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0年05期 v.18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改良腮腺切口入路行下颌骨升支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建民;郭英;

    目的:探讨下颌骨升支骨折新的术式,以期完善地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恢复下颌正常功能、完善的咬合关系,切口隐蔽不影响面容。方法:应用改良腮腺切口入路,分离或翻起腮腺组织,充分显露骨折线,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40例患者经该术式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下颌功能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刀口均1期愈合,切口隐蔽,不影响面容。结论:应用改良腮腺切口入路行下颌骨升支骨折复位内固定。这一术式是该类骨折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

    2010年05期 v.18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于峰;邱丽;吴悦;

    目的:用ROC曲线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在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100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同时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通过分析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它们对评价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价值。结果:(1)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CysC高于对照组(P<0.01);(2)血清Bun、Scr、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0.781、0.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良好指标,而且优于血Bun、Scr。

    2010年05期 v.18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 ]
  • 浅谈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

    尹佐荣;邵红;丁学珍;杨秀英;谢红双;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外伤病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对50例手外伤病人术后疼痛进行常规护理和术前护理干预的对比分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疼痛。结果:术前护理干预使术后疼痛强度明显减轻。结论:护理干预调动了病人的积极性,增强了病人自我控制疼痛的能力,对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05期 v.18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 ]
  •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王玉玲;王玉兰;李淑丽;徐丽杰;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本科自2006年~2008年12月收治的58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脊髓损伤,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58例患者术前、术后完善的护理,术后骨性完全愈合,伤口均1期愈合,手术后自理能力和肢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无1例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护理应重点做好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保持颈椎稳定,各项生命指征的观察、监测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2010年05期 v.18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4 ]
  • 爆炸伤110例的救治体会

    岳茂兴;夏锡仪;李瑛;

    目的:本文探讨降低爆炸伤患者病死率的成功经验。方法:对于爆炸伤的特重症伤员,需对冲击波、烧伤和中毒等因素所致的多重损伤进行兼顾和并治。对特殊爆炸伤的患者要进行特殊处理。迅速组织强有力的抢救组进行抢救,加强治疗和护理。手术原则是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前提下进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量,迅速纠正隐性低灌注及微循环障碍,应快速给予短程大剂量的山莨菪碱、地塞米松、大剂量维生素B6的联合运用,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爆炸伤之救治方案。结果:110例共死亡8例,其中7例严重的爆炸伤伤员死于致伤现场,1例伤员死于后期的严重并发症MOF,总病死率为7.2%。结论:设立一个高层急救指挥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指挥;创建一条安全有效的抢救通道,加快伤员安全后送,尽可能缩短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建立快速的战伤分类系统;使药材装备高效、机动、现代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抢救队伍;构建发展信息化医学救治网;强有力的专家组指导抢救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后方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快速、准确、合理的综合治疗显得特别重要。

    2010年05期 v.18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115例临床分析

    谢树波;郑洛翰;赖素勇;杨立业;蔡玮;陈源;

    目的:探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较其它方法保存颅骨及其他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优越性。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115例颅骨缺损病人采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自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修补缺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感染、积液、积血等,外形美观。随访证实移植骨片稳固无骨片吸收。结论:提示利用深低温无菌保存的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可行的方法。

    2010年05期 v.18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陈健民;黄炳生;陈立安;黄炯锋;杨远良;

    目的:评价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2008年12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有明显骨质疏松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0例。本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77~96岁,平均86.6岁。均为新鲜粉碎性骨折。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于术后5天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下床时间5~14天,平均8天。住院时间16~27天,平均17天。30例出院后均得到随诊,随诊时间3~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例因其它疾病于术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达到生活部分自理。根据Harris评分标准,30例中优2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达86.67%。结论:该手术方法具有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危险性不比其他内固定术大,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2010年05期 v.18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 ]
  • 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李登;梁业;黄丽雄;杨宏;庞革雄;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创伤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11例髋关节脱位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在麻醉下先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再行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治疗。术后行常规骨牵引4~6周,适时开始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负重行走。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无复发脱位和骨不连发生,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按LEM(下肢评定)标准评分85分。结论:髋关节特定的体位、股骨干连续性的完整以及强大暴力的作用是造成髋关节脱位的缺一不可的因素,暴力的持续存在或股骨遭受2次暴力是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发生机制;先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再行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可获满意疗效。

    2010年05期 v.18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腓骨段髂骨植骨锁定板桥式固定修复下肢骨缺损

    罗明锋;刘进显;李金郑;

    目的:评价应用腓骨段嵌入髓腔加髂骨条植骨锁定接骨板(LCP或LISS)桥式固定,修复下肢骨小段(6cm以内)缺损骨不连的疗效。方法:截取自体腓骨段嵌入骨缺损两端髓腔,加髂骨条植骨,用锁定接骨板(LCP或LISS)桥式固定27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9~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骨折愈合标准:骨缺损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6.2个月,有2例延迟愈合;下肢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腓骨段嵌入髓腔髂骨植骨联合锁定接骨板桥式固定治疗下肢小段缺损骨不连,提供了可靠的固定稳定性和骨诱导、骨传导作用,骨连接愈合率高,无需带蒂血管骨移植,亦能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2010年05期 v.18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应用髋臼扩大术治疗儿童中晚期Legg-Perthes病

    梁业;李登;

    目的:探讨儿童中晚期Legg-Perthes病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6月~2008年10月应用槽式髋臼扩大术治疗儿童中晚期Legg-Perthes病11例,平均年龄8.3岁,CatterallII期1例,III期8例,IV期2例。结果:所有病例经平均28.8个月随访,植骨片愈合,髋臼得到延伸且形态良好,术后平均臼头指数提高19%,髋关节能基本正常。按Stulberg法对X线结果做出评价,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未见骨片吸收,但扩大髋臼折断1例,优良率72.7%。结论:槽式髋臼扩大术能增加股骨头包容,使臼头充分匹配,是治疗儿童中晚期Legg-Perthes病一种可行方法。

    2010年05期 v.18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洪晔;吕书军;蒋栋;崔海东;

    目的:总结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42足),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8足,Ⅲ型13足,Ⅳ型11足。采用扩大的外侧L形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对跟骨的长、宽、高以及跟骨B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评价。采用Maryland足评分系统评价临床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X线显示跟骨长、宽、高以及Bhler角和Gissane角得到满意的恢复。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显示优25足,良11足,可6足。优良率86%。术后早期出现切口皮缘坏死感染者2例,占总病例数4.7%。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得到较好的控制。

    2010年05期 v.1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强气流吹干牙本质对成牙本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朋杰;程立山;谢斌;

    目的:利用强度不同气流吹干制备完全的深龋洞后充填窝洞,研究强气流吹干牙本质对成牙本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颗健康成人第三磨牙,表现为无对颌或是阻生齿,均未患有牙体牙周疾患。将选取的20颗牙齿分别制备洞型致剩余牙本质厚度约0.25mm,将20颗牙齿随机分为2组,一组使用轻到中度强度气流吹干窝洞后进行充填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使用强气流。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台盼兰染色率以判断强气流对成牙本质细胞的影响,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利用强气流吹干窝洞可造成龋洞对应髓室顶或髓室壁的成牙本质细胞及其突起萎缩、坏死,周围区域成牙本质细胞形态良好。结论:使用强气流吹干切割完全的牙本质可伤害成牙本质细胞,临床治疗深龋应避免使用强气流吹干生活牙本质。

    2010年05期 v.18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不同病程的突发性面瘫28例临床分析

    马玲;杨宝会;曲向林;马立艳;李淑丽;

    目的:颈交感神经阻滞在不同病程治疗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面瘫)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共28例病人,根据病程分为3组1~15天,16~30天,30天以上,分别应用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分别对不同病程组患者给予10次连续治疗,治疗后评测各病程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各病程组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面瘫在早期病程,半个月病程和1个月以上病程总有效率达到100%,值得推广。

    2010年05期 v.18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 ]
  • 早期运动干预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神经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丽丽;

    目的:研究促进新生儿颅内出血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辅助疗法。方法:将6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新生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神经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6个月2组M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12±9.97分和86.35±11.21分;12个月观察组MDI、PDI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运动干预可促进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神经运动功能恢复,预防和减轻脑损害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2010年05期 v.18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短篇报道

经验交流

  • 椎间植骨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金荣忠;谈国明;

    2010年05期 v.1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王大勇;娄丽艳;张峰;

    2010年05期 v.1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体会

    刘轶鹏;张新秋;张春生;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切除术治疗后的随访观察,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4个月。结果:按照MacNab分级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疗效,优45例(56%),良22例(27%),可10例(12%),差3例(3%)。优良率为83%。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效果肯定。

    2010年05期 v.18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体会

    张利军;杨波;

    2010年05期 v.18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杨兰斌;李金良;孙庆治;

    目的:研究并分析克氏针内固定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医院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97例136处掌骨干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交叉克氏针治疗组(49例68处)及微型钢板治疗组(48例68处),以TAFS评分为评价标准,并记录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克氏针固定组68处骨折,优良率为76.47%。骨折愈合时间为9~12周,平均9.7周。微型钢板固定组68处骨折,优良率为89.71%。骨折愈合时间为8~10周,平均8.8周,无骨不连发生。2组TAF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指标上明显优于交叉克氏针固定,是掌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2010年05期 v.18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 ]
  • 可吸收固定棒固定治疗掌骨骨折

    张连海;

    目的:探讨可吸收固定棒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掌骨骨折采用可吸收固定棒固定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可吸收内固定物固定牢靠,未发现有固定松动、过敏、感染及液体聚积现象。结论:可吸收固定棒治疗掌骨骨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2010年05期 v.18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克氏针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41例报告

    贺彦良;邹春雷;

    2010年05期 v.18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12例垂体瘤术后水电解质紊乱临床分析

    刘增良;陈松;伊超;

    垂体瘤是颅内的常见肿瘤,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水电解质紊乱是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常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文就2001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进行的垂体瘤手术的32例患者,其中术后发生水钠紊乱12例。我们对其临床特点及其治疗进行总结如下。

    2010年05期 v.1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 小儿急性肠套叠非放射线、非B超下空气灌肠整复97例临床分析

    孙振宇;

    目的:分析非放射线、非B超下空气灌肠整复法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优点。方法:对9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在非放射线、非B超下利用空气整复。结果:92例经空气整复治愈,5例整复失败后进行手术治疗,复位成功率为94.85%。结论:在非放射线、非B超下利用空气整复小儿肠套叠是一种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的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控制压力,避免发生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010年05期 v.18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 ]
  • 13例急诊手术治疗的脑出血烟雾病患者临床分析

    王晓民;杨冬梅;王凯;赵江;王玉春;刘波;李明;

    目的:分析13例急诊手术抢救治疗表现为脑出血的重症烟雾病(MM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急诊手术抢救治疗的表现为脑出血的重症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头颅CT可明确出血位置及出血量;头CTA检查可明确狭窄或闭塞部位即脑底烟雾状血管网、侧枝循环血管网情况。结论:以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内出血的重症烟雾病(MMD)患者预后较差,但手术治疗对重症患者是一有效手段;CTA检查可初步诊断烟雾病,且更适合急诊重危症需手术抢救生命患者。

    2010年05期 v.18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与体会(附16例报告)

    周德良;韩志文;张贵恒;

    本文报告自1998年10月以来应用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结石16例。手术切除囊和体部,胆囊床处胆囊予以保留,保留部分的胆囊床处残余黏膜给予刮除,或用石灰酸,3%碘酒烧灼,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床尽可能行浆膜化,一般不放置引流。全组切口均1期愈合,无膈下积脓及腹腔感染,随访2个月~3年无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B超复查未发现"小囊肿",获满意治疗。作者认为对高龄高危,肥胖患者肝门深在不易暴露者;或胆囊萎靡缩纤维化者;或胆囊三角区粘连致密充血水肿严重解剖困难者;或Mirizzi综合征;或各种原则引起有出血倾向或出血未止者,均可采用胆囊部分切除术,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该手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化,易于推广。

    2010年05期 v.18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中药脐敷对妇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张晖娟;沈建军;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对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不应用任何干扰肠功能的药物,治疗组于术后6小时中药敷脐,每天1次,至肛门排气为止。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1),而且随访术后1年内肠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确能促进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2010年05期 v.18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 ]
  • 浅谈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和处理

    许姽姽;

    2010年05期 v.18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50例观察

    朱建平;

    2010年05期 v.18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安美珍;

    2010年05期 v.1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

    刘志才;王伟;张景华;吴衍昌;

    2010年05期 v.18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米非司酮伍米素前列醇在中期引产中的临床作用

    吴淑荣;

    2010年05期 v.18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钛夹甲状软骨板固定术在治疗声带麻痹中的应用研究

    张静;程远侠;周星彤;冯长生;吴庆莲;

    2010年05期 v.18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法改良后的疗效观察

    程远侠;张静;吴庆莲;贾淑艳;杜青艳;刘淑敏;

    2010年05期 v.18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青光眼误诊原因分析

    葛红卫;

    2010年05期 v.18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纪春梅;毛仲霞;孙德海;李淑丽;马立艳;

    目的:观察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8例心脏瓣膜病的患者,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20例,双瓣置换10例,男,15例;女,23例,随机分为2组,A组19例,B组19例,A组为超滤组,B组为对照组。结果:A组即超滤组的患者无肺水肿发生,B组即对照组的患者有2例发生肺水肿。结论:超滤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浓缩血液、排除体内过多水分及代谢产物的方法。应在体外循环中积极应用。

    2010年05期 v.18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9 ]
  • 联合神经阻滞用于老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初探

    王令兵;徐健;

    目的:探讨联合神经阻滞用于老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观察23例联合神经阻滞用于老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的HR、SP、DP及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24小时内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及注药后5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的HR、SP、D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4小时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联合神经阻滞用于老龄患者下肢手术是可行的。

    2010年05期 v.18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梁庆华;刘波;何凯;卢战凯;

    目的与方法:随机选择80例ASAⅠ-Ⅱ级子宫肌瘤病人,均分为两组,Ⅰ组40例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2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学较平稳,2组病人BP均教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是一种值得讨论的麻醉方法。

    2010年05期 v.18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 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周德宽;陈亚生;陈军;朱建平;

    2010年05期 v.18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2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体会

    朱飞飞;何庆荣;

    2010年05期 v.18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枢霖注射液治疗心绞痛68例临床研究

    肖伟;刘英豪;江酬荣;周星彤;宋长春;

    目的:观察枢霖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给予枢霖注射液100mL,每天2次静点,15天为1疗程。结果:2个疗程后。显效40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结论:枢霖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络,降低血脂及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改善局部微循环,解除心肌缺血缺氧状况,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

    2010年05期 v.18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达吉联合吗丁啉治疗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郁卫洲;王笑秋;严正平;陈俊;

    目的:对达吉联合吗丁啉治疗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对125例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3组,达吉组41例,吗丁啉组45例,达吉吗丁啉联合治疗组39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组药物对改善症状均有疗效,达吉联合吗丁啉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达吉联合吗丁啉治疗胃肠疾病相关性消化不良疗效明显,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2010年05期 v.18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分析

    宋国良;李明;于金华;张敏;

    2010年05期 v.18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96例临床分析

    高福仁;张秋菊;关丽梅;李青;方翠艳;郑伟;

    2010年05期 v.18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24例急诊诊治分析

    王慧斌;唐海燕;金雪花;荣佳梅;刘冰梅;

    2010年05期 v.18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谈尿路结石病人的形成因素与饮食管理

    李翠英;

    2010年05期 v.18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临床药师与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指导

    杨庆敏;牟晓秋;杨敏琴;孟凡霞;李士峰;

    2010年05期 v.18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 ]
  • 抗肿瘤药达沙替尼新的合成工艺研究

    欧向阳;李莉;

    2010年05期 v.18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牛增刚;

    2010年05期 v.18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7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邬玲;庞静秋;

    2010年05期 v.18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 ]
  • 革兰氏染色法对阴道分泌物涂片的临床应用及价值

    吕晓辉;陆伟;张莹;窦智;

    目的:探讨革兰染色检测妇科炎性反应阴道分泌物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革兰染色妇科炎性反应阴道涂片700例,观察滴虫、真菌、线索细胞(加德纳菌)、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球菌)、清洁度等;各种病原体相应地用生理盐水法、KOH湿片法、纸片法胺试验、淋菌培养法,分别作对照试验。结果:革兰氏染色法分别检出滴虫82例、真菌131例、线索细胞89例、革兰阴性双球菌36例,对照试验检出滴虫81例、真菌130例、线索细胞88例、革兰阴性双球菌25例;染色观察清洁度增高者521例,占74.4%;其中杂菌2+以上者为215例,占30.7%。结论:革兰染色法可快速、全面地对妇科炎性反应患者做出初步判断,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病原体初筛手段,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2010年05期 v.18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彩超探讨2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

    吴海峰;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间断加压法检测21例下肢深静脉。结果: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准确率高无创伤、可重复对比。

    2010年05期 v.18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肝脏疾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分析

    李香菊;王月明;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肝病总胆汁酸(TBA)检测结果,并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测定结果分析。方法:总胆汁酸采用循环酶法测定。ALT、AST采用速率法测定。结果:各类型肝病患者TBA、ALT、AST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总胆汁酸是肝脏疾病检测项目中,特异性、敏感度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并对疾病的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2010年05期 v.18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张秋菊;高福仁;柳秀芝;马卓;孙仲萍;

    2010年05期 v.18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出血性脑梗死的CT及MRI征象分析

    朱立乾;尹宝兰;井庆福;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CT、MRI征象及其与发病原因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信息。方法:收集本院自2008年11月~2010年3月经CT及MRI检查,并经高年资医师诊断的23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与影像征象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脑栓死及大面积血栓性脑梗死患者[1];CT对发现梗死后急性出血敏感,MRI对梗死后亚急性及慢性期出血敏感。结论:CT、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各有优势,两者结合并密切联系临床,对病变定性更加准确可靠。

    2010年05期 v.1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CT诊断

    符建明;

    目的:探讨CT诊断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价值。方法:报告16例资料完整,经CT诊断和临床治疗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对比观察各病例治疗前后的胸部CT影像改变。结果:16例甲型H1N1流感的胸部CT表现,呈两肺广泛散在分布的片絮状模糊影,以两肺中外带分布为主,治疗复查有残存纤维灶。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CT表现形式大致有肺部散在浸润性炎症和小叶间隔增厚,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0年05期 v.18 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217例肱骨干中段骨折不同内固定物疗效分析

    吕金山;

    2010年05期 v.18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心脏骤停的紧急救护

    贾淑娟;

    2010年05期 v.18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分析

    王敏杰;

    目的:观察尼克地尔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尼可地尔治疗12周,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及次数明显减少(P>0.05),心脏指数(GI)、左室射血分数(I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尼克地尔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

    2010年05期 v.18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 ]
  •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分析

    闫旭林;于晓多;

    2010年05期 v.18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进展性脑梗死127例危险因素分析

    张楠;

    2010年05期 v.18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误诊58例分析

    于晓多;闫旭林;曹冬良;

    2010年05期 v.18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付家和;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或者352例临床资料。结果:出现继发癫痫42例(11.9%),早发性癫痫30例,迟发性癫痫10例。可见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急性期和病变累及大脑皮质的发病率高。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与卒中的类型、部位,以及早期脑组织缺氧、缺血和脑水肿的持续时间长短呈正相关。

    2010年05期 v.18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老老年人后循环系统TIA的降纤治疗

    乔芳芳;陈丽娜;靳轶敏;

    目的:探讨老老年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降纤治疗。方法:检测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降纤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老老年人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降纤治疗前后各检测指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出血等不良反应小。

    2010年05期 v.18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康复

  • 认知行为疗法对认知障碍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作用

    王翔;吴玉霞;钱开林;王尊;王彤;

    目的: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干预,观察其对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ADL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患者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的评定结果分为2组,MMSE积分低于24分者为认知治疗组共46例,其余为对照组共70例。2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前后,均进行相关的功能评定,包括偏瘫肢体综合功能评定(上田敏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法)、认知状况采用MMSE。2组患者均采用住院康复治疗,入院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同时每天进行1~2小时以上的一对一的功能康复训练,认知治疗组每天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强制性训练和集体医疗体操。结果:2组患者康复训练后,通过自身前后比较发现,综合肢体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且对照组积分普遍高于治疗组,但经统计学处理2组间并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认知障碍是影响偏瘫患者康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心理治疗是康复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利于促进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康复离不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应贯穿康复过程始终。

    2010年05期 v.18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3 ]
  • 小儿脑性瘫痪功能训练意外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袁焕侠;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功能训练意外损伤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功能训练的脑瘫高危儿、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对筛查出的12例功能训练发生意外损伤的脑瘫高危儿、脑瘫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功能训练意外损伤以局部软组织损伤、骨关节脱臼为主,原因主要与年轻治疗师经验、患儿肌张力异常的类型、患儿与治疗师配合程度、家庭康复是否规范有关。结论:加强管理、规范培训治疗师、正确评价异常肌张力、增进与患儿的交流与沟通及家庭康复指导到位能有效降低功能训练意外损伤的发生。

    2010年05期 v.18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手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袁冰;陈安亮;于俊龙;周俊;王伟;徐迪;杨婷;

    目的:探讨手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方法:33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肌牵张技术、肌力训练、平衡训练、ADL训练、作业训练、理疗等,80min/次,2次/d,6天/W,共8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利用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E-LINK)增加握力、捏力等手功能训练,20min/次,2次/d,6天/W,共8周。结果:比较2组在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I)均比治疗前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的BI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利用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联合运动、作业等多种康复治疗方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2010年05期 v.18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7 ]
  •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治疗与康复进展

    陈庆法;

    2010年05期 v.18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2 ]
  • 不同步行辅助器对健康人负重影响的分析

    朱卫娟;王彤;

    目的:研究不同步行辅助具的减重能力。方法:30名健康人使用4种步行辅助具(手杖,手撑式助行架,双腋拐,臂撑四轮制动式助行架)进行站立和行走,分别观察他们在站立双腿支撑相轻扶、重扶辅助器前后的负重能力和动态行走中使用辅助器前后单腿支撑相负重能力,测量出受试者站立时轻扶、重扶辅助器和行走时扶持辅助器3种状态下减去重量的比率。结果:手杖在3种状态下减重能力最小,最多能减轻身体重量的29%,与其他3种辅助具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它3种辅助具最多可减轻身体一半体重以上,动态中能减轻身体重量的24-30%。但其在3种使用状态下减重百分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4种步行辅助具均可不同程度减轻负重,需要较大地减轻体重时,选择拐杖和助行架为宜。

    2010年05期 v.18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理疗学带教体会

    詹玉明;

    理疗学是康复疗治疗技术专业物理治疗学中的必修课。在现代康复教学中,理疗学的带教重点是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进一步掌握理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治疗作用、适应症、禁忌症,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规范操作,并具有全面的康复观点。

    2010年05期 v.18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 ]
  • 江苏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现状及对策初探

    王瑾;王国新;陈旗;王翔;王彤;姜志德;王荣;余讯;肖敏;

    2010年05期 v.18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 ]
  • 浅谈基层医院康复医师兼职治疗的运行模式

    郑伟;

    目的:探讨康复团队在基层医院的配置。方法:将2组相同规模的康复科的康复团队,A组没有配置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康复医师兼职治疗,B组配置了完善的康复医师、治疗师。2组在科室的正常运行,经济效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行对照。结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在基层医院康复医师兼职治疗有助于科室工作的开展。

    2010年05期 v.18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

    尹佐荣;杨秀英;谢红双;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方法、经验。探讨利于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恢复损伤后的手功能。方法:对我院82例断指再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全过程的病情变化观察及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82例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训练以及出院后指导,使手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行标准,其中优9例,良62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86.5%。结论:科学的护理、康复训练可促进损伤后手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为再植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使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

    2010年05期 v.1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 ]
  • 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牟晓秋;刘淑杰;杨庆敏;李惠淑;葛文艳;

    目的:探讨脑更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按病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护理方法是对两组都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再另外进行构音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构音障碍改善,在语言清晰度,交流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和提高,通过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8<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构音障碍,使患者的语言清晰,交流能力明显提高,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社会。

    2010年05期 v.18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2 ]
  • 脑瘫儿童对父母情绪的影响

    李锦兰;姚丽;刘丽丽;罗志宏;王薇;

    目的:了解脑瘫儿童对父母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脑瘫儿童的父母以及非脑瘫儿童的父母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调查和比较,其中将36例脑瘫儿童的父亲和(或)母亲作为脑瘫儿童的父母组,将52例非脑瘫儿童的父亲和(或)母亲作为非脑瘫儿童的父母组,即对照组。结果:脑瘫儿童的父母组在焦虑[A分值,(10.03±2.67)分]、抑郁[D分值,(10.81±2.57)分]和总分[T分值,(20.56±3.72)分]均显著高于非脑瘫儿童的父母组得分[(8.13±2.46)、(7.77±2.22)、(15.90±3.50)分,P<0.01]。结论:脑瘫儿童父母与非脑瘫儿童父母相比较有更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因此,有必要对脑瘫儿童的家长进行社会心理干预。

    2010年05期 v.18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 ]
  • 清洁导尿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沙彬秀;周莉;丁慧;金娟;

    2010年05期 v.18 11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护理

管理

  • 试论如何提高医院急诊科管理质量

    马春梅;向鸿梅;

    2010年05期 v.18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0 ]
  • 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

    夏索娜;

    目的:制定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管理,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减少不安全的发生。方法:重视护理服务态度;增强护士法律意识、业务素质、责任心;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结果: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技能素质、健全监督机制。结论: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把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2010年05期 v.18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 ]
  • 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受暴力侵袭的原因和对策

    张小英;

    医院场所发生暴力行为已成为世界主要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尤其以儿科护士输液时发生率较高,已经严重威胁到护理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暴力发生的原因来自于患儿家属、护士本身的素质和技术、医院的制度以及社会媒体的倾向性等多方面。针对以上原因,需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加强护士的培训、加强暴力防范、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安保监控制度及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等,以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多年来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综述回顾及分析。医院场所发生暴力行为已成一项全球问题,护士在输液过程中造成失败也是暴力事件最直接的原因之一,针对暴力事件在医院的发生、现状和原因,积极加强医院系统应对、干预、控制暴力事件的形成,强化医护人员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开展远离暴力的宣传教育,以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2010年05期 v.18 156-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神经内科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赵晓艳;王平;邢英欣;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分析神经内科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确保了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安全。

    2010年05期 v.18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0 ]
  • 手术-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供应室管理初探

    闻军;楼之刚;

    目的:探讨手术-供应室一体化模式中的供应室管理。方法:从供应室建筑布局、设备配置、人员配备、管理体制、质量控制五方面实施手术-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结果:建筑布局区域划分明确严格分区为去污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生活区;设备配置趋于机械化、自动化;人员具有适当的配备比例;护理部垂直领导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的专业培训,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供应室有足够的空间、人力、物力完成手术室器械、敷料的供应。结论:实施手术-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模式,供应室人员用专业的技术做专业的事,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控制院内感染,手术室护士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手术,投入于病人的护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2010年05期 v.18 15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杨秀英;尹佐荣;谢红双;孔玲娟;徐艳;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加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途径,提高继续教育效果。方法: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院内轮转与培训的方法,突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结果:护理服务质量明显上升。结论:加强人员在职继续教育,是培养提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2010年05期 v.18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浅谈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高晔;

    目的:讨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加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强化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合理安排人员,将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010年05期 v.18 160-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 ]
  • 口腔护理队伍的重要性

    葛青华;邹春杰;刘玉敏;李敏;

    2010年05期 v.18 161-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0 ]
  • 发热门诊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探讨

    高帆;

    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我院设立了发热门诊。现对我院发热门诊在接诊过程中的回顾性分析,讨论作为传染病首诊的发热门诊在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010年05期 v.18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老年人口腔健康意识、行为的调查分析

    葛青华;王洪霞;高淑艳;王玉兰;

    目的:为了解老年人员口腔健康意识与行为的状况,我们于2009年对500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老年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口腔护理和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年满60周岁,认知无障碍前来我院门诊口腔科就诊的老年人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抽样人员进行软垢指数检查。结果:表明60.60%的老年人牙颈部有带状软垢,只有41.2%的老年人认识到刷牙的目,使用牙刷有46.6%的不合格,使用保健牙刷者仅占32.4%。结论:必须加强老年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健康意识,增强口腔健康行为。

    2010年05期 v.18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9 ]
  • 医学科研过程动物实验的管理

    韩喜金;张启超;周继承;

    2010年05期 v.18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会影响人的精神

    杨积慧;

    2010年05期 v.18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综述

  • 颅脑外伤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和防治

    吴光辉;高如生;

    2010年05期 v.18 166-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 ]
  • 麦芽的研究进展

    方向梅;吕红叶;

    麦芽为临床常用药,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的有效成分、炮制机理、有效成分与炮制的关系、临床新的功效等研究在不断进展。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综述古今医家对麦芽的应用及研究,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为麦芽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010年05期 v.18 16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87 ]
  • 唇腭裂患儿早期喂养研究进展

    叶秀恬;李爱英;

    唇腭裂解剖上的缺陷,给患儿的喂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家长喂养知识的缺乏以及感情的淡漠,医务人员的有效指导不够,致使喂养质量不高,患儿在体格发育、智能发育上受到一定影响,易造成贫血、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因此,在患儿一出生即应进行畸形程度和全身一般情况等的评估,建立病历资料,同时也应评估家长喂养知识、心理状况等,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和进食器具,掌握喂食的技巧、姿势以及时间,并对进食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等,使患儿能得到良好的营养支持,以利序列治疗的顺利进行,对患儿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5期 v.18 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个案报告